世界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其后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今天是2015年12月3日,第24个“国际残疾人日”。
残疾人与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一起为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张海迪,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她的事迹曾鼓舞和感动无数人,她因此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并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筹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几年前春节晚会上那个令人叫绝的舞蹈《千手观音》吗?那是由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十几位耳聋的残疾人艺术家共同演绎的近乎完美的生命舞蹈。
每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员们用同样的生命与热情演绎着更高、更远、更强的体育精神。
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残疾人奋发进取的精彩身影。
生命的残缺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必然代价,残疾这个简单的词汇叠加着无数的痛苦和不幸,残疾人有着比正常人更加美好的梦想,热切的渴望和不屈的抗争。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对残疾人存在偏见、误解与歧视,所以有许多残疾人等着我们的理解、关爱与帮助。
不论是健全还是残疾,生命的本质都是高贵的!在与残疾人的交往和相处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人格上尊重他们。既不做恶作剧的动作模仿,也不从言语中流露歧视。
其次,关爱残疾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遇见要过马路的盲人,我们可以搀扶一下;在车上遇见残疾人,我们可以主动给他让一个座位;如果邻居是残疾人,我们可以陪他们聊聊天……总之,让他们感觉这世界有爱,有温暖,有关心自己的人。
同学们,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第24个国际残疾人日来到之际,让我们再次关注残疾人的生活,从挪开盲道上的障碍物,到学习一句表达问候的手语,再到耐心听完智障人的艰难表达……让我们用温暖的手握起残疾朋友的手,将真诚的心贴近残疾朋友的心,让和谐之音回响的更深远。
|